古董局中局之鑒墨尋瓷第29集劇情
第29集:許信擊沉載有柴瓷的福公號 許愿打探到重要線索
柴窯可是中國最具傳奇色彩的瓷器,后周皇帝柴榮的官窯,成為諸窯之冠,柴窯因為存世時間短,所以非常稀少,古人稱為柴窯最貴,世不一見。明朝的時候就是非常珍貴的瓷器,地位在五大窯之上。清朝的時候,柴窯就徹底消失,偶爾有殘片問世,都能賣出天價。根據(jù)當時文書的說法,豐臣家有一位癡迷茶器的近臣,許下重金懸賞收買柴窯精品。有位大明商人來應征說設法從大明取得柴器十件運來日本,結(jié)果這位商人拿走訂金之后,再也沒有消息,有打聽到說是許信在日本取回佛頭返回途中,恰好遭遇這條叫福公的海船。許信不能容忍十件柴窯和一船的珍寶運到日本,這可是國之瑰寶怎可輕易就給了日本人。大明上下與倭寇之仇不共戴天,卻要把國寶賣給仇人,簡直天理不容。魚朝奉假裝投海自盡,可夜里又跑回福公號上給看守的兄弟下毒,開走福公號。許信說什么也不能讓一船的國寶落入仇人的手里,下令追上福公號,進入射程直接開炮。許信擊沉福公號,船上有水手僥幸逃生回到長崎,說出原委,這才有機會大白于天下。十件柴瓷在當時可是超級大手筆,嚴嵩父子權(quán)勢大,一輩子也就搜羅了十幾件柴瓷,也是當時明宮里的全部數(shù)量。先祖許信是驍勇,只是可惜十件柴瓷從此深埋海底,不見天日。只是發(fā)現(xiàn)許三官文書的不止加奈,還有人提出有沒有辦法找到這艘船把東西撈起來。學界和商界對這個提議很有興趣。東北亞史地研究所的前身是東亞風土會,里面有殘留的檔案,學者們發(fā)現(xiàn)一份昭和六年的可行性報告,報告里有人接觸到了三官文書,掌握了重要線索,建議政府派出戰(zhàn)艦前往勘察打撈福公號,那個時間是中國的民國二十年,正好是佛頭案的時間,他們還聯(lián)系了一個北平商人,手里有許信留下來當時沉船的位置,在中國專家